10月22日,贵阳夜郎谷景区的民谣舞台化作特殊课堂,一场以“贵州乡土民谣与文化自信”为主题的音乐分享会温情开讲。贵州乡土民谣音乐人肖才刚、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天雷联袂为商学院公共关系学班的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分享会。
关注贵州乡土民谣,核心是守护文化根脉与激活传播活力。
肖才刚以贵州方言演唱原创作品《叮叮糖》,用歌声唤醒全场的童年记忆,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情感共鸣”在传播中的关键作用,是公关传播追求的核心效果之一。而对公关领域而言,贵州乡土民谣的传播价值更值得深挖。它提供了“情感化传播”的绝佳范本:用大众易懂的音乐形式传递文化内核,比生硬宣传更具穿透力。
张天雷以竹笛伴奏,两人合作演绎原创民谣《夜哭郎》,将贵阳方言与传统器乐融合,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互动环节中,肖才刚介绍并邀请同学们体验苗寨传统乐器“五谷棒”——由苗寨传统储粮竹筒改造而成,摇摆时发出沙锤般的悦耳声响,让苗寨生活智慧以听觉形式呈现。这一环节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公关传播可借鉴此类“具象化表达”,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增强传播的亲和力与记忆点。
这场特殊的民谣音乐分享会突破了单纯的音乐欣赏维度,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情感共鸣”在传播中的关键作用,而这种共鸣正是公关传播追求的核心效果之一。它印证了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强大传播势能,也为公关从业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文化为内核、以情感为纽带,构建更具感染力的传播模式。
文/龙鑫 图/李攀勇 初审/谢坚 二审/张静 终审/黄丹

音乐分享会现场

肖才刚老师演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