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专业介绍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岗位职责
    • 发展规划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师资培养
    • 教辅人员
    • 辅导员队伍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
    • 班级风采
    • 实习建设
    • 实践周
  • 党建思政
    • 规章制度
    • 党建新闻
    • 党员发展
  • 科学研究
    • 规章制度
    • 立项课题
    • 科研成果
    • 学术交流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概况
    • 规章制度
    • 实验条件
    • 实验教学
  • 学科建设
  • 学团工会
    • 学生会
    • 院团委
    • 院工会
    • 社团组织
  • 招生就业
  • 校友之窗
  • 资料下载
  • 学校首页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
    • 班级风采
    • 实习建设
    • 实践周

商学院公共关系学专业举办“村民参加社区发展项目积极性的提升策略”主题讲座

2024年10月25日  点击:[]

10月23日,商学院在明义楼428教室举办“村民参加社区发展项目积极性的提升策略”讲座。本次讲座由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的许小灵主持,公共关系学专业2022级同学参与。

许小灵从什么是社区发展、社区项目发展什么、影响村民积极性的因素三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在社区发展项目中提高村民的积极性。首先,许小灵老师通过提出第一个问题“社区发展项目是什么?”来引入本次讲座,并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告诉我们社区发展不仅仅是提升特定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条件,更是一种使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通过克服资源不足、积极性不足以及利益矛盾等困难,把政府、居民、企业联合起来,真正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然后,许小灵提出第二个问题——“社区项目发展什么?”通过用贵州省黔东南龙塘民宿发展的例子,巧妙的向我们展示了社区项目发展应该注重当地的产业发展、文化保育以及人才培养。特别强调人才引进和培养也是关键一环,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机制,鼓励各类人才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提高社区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最后,许小灵向同学们介绍了影响村民积极性的因素——“信息不对称”“决策参与感缺失”“文化与习惯的阻碍”等,同时针对问题,强调要加强信息公开和沟通交流,确保村民了解社区发展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进展,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加强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区发展项目;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确保项目内容与村民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并提供适当的经济激励和奖励。

一审:潘启龙 王璐 黄晓青 二审:张静  三审:黄丹



上一条:商学院举办“基础投资理论与投资组合构建”专题讲座
下一条:去体验、去表达:商学院开展表演主题实践活动

【关闭】

总访问量:

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贵州师范学院
电话:0851-85817286  邮编:550018

技术支持:贵州航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详情

商学院公共关系学专业举办“村民参加社区发展项目积极性的提升策略”主题讲座

 阅读:
发表于
2024-10-25

10月23日,商学院在明义楼428教室举办“村民参加社区发展项目积极性的提升策略”讲座。本次讲座由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的许小灵主持,公共关系学专业2022级同学参与。

许小灵从什么是社区发展、社区项目发展什么、影响村民积极性的因素三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在社区发展项目中提高村民的积极性。首先,许小灵老师通过提出第一个问题“社区发展项目是什么?”来引入本次讲座,并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告诉我们社区发展不仅仅是提升特定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条件,更是一种使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通过克服资源不足、积极性不足以及利益矛盾等困难,把政府、居民、企业联合起来,真正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然后,许小灵提出第二个问题——“社区项目发展什么?”通过用贵州省黔东南龙塘民宿发展的例子,巧妙的向我们展示了社区项目发展应该注重当地的产业发展、文化保育以及人才培养。特别强调人才引进和培养也是关键一环,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机制,鼓励各类人才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提高社区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最后,许小灵向同学们介绍了影响村民积极性的因素——“信息不对称”“决策参与感缺失”“文化与习惯的阻碍”等,同时针对问题,强调要加强信息公开和沟通交流,确保村民了解社区发展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进展,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加强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区发展项目;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确保项目内容与村民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并提供适当的经济激励和奖励。

一审:潘启龙 王璐 黄晓青 二审:张静  三审: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