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专业介绍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岗位职责
    • 发展规划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师资培养
    • 教辅人员
    • 辅导员队伍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
    • 班级风采
    • 实习建设
    • 实践周
  • 党建思政
    • 规章制度
    • 党建新闻
    • 党员发展
  • 科学研究
    • 规章制度
    • 立项课题
    • 科研成果
    • 学术交流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概况
    • 规章制度
    • 实验条件
    • 实验教学
  • 学科建设
  • 学团工会
    • 学生会
    • 院团委
    • 院工会
    • 社团组织
  • 招生就业
  • 资料下载
  • 学校首页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关于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报名的通知

2025年11月11日 创新创业学院 商学院 点击:[]

各学院:

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教育专委会指导、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执行、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等2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性赛事。2023年3月,大赛正式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大赛从2015年启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已经成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双碳”人才培养的重要赛事。

大赛面向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大赛采用校赛、区域(省)赛和全国赛三级赛制,逐级选拔,不能跨级参赛。欢迎各高校同学踊跃报名参赛。

大赛包括创意作品竞赛和绿色低碳经营实战赛道(简称“实战赛道”,请查询大赛官网的专门通知)。

现将创意作品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时间节点

(一)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1月16日

(二)报名系统 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

(注:能经大赛唯一报名渠道!)。报名系统为实名制注册;每个作品须在作者中确定一名固定联系人,报名后不得更换。系统将为每个作品自动编号。

(三)作品提交

提交全文时间:2026年2月23日—3月15日。

提交系统: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

(注:能经大赛作品唯一提交渠道,不接收邮箱或其他途径提交作品。)

(四)初审、校赛、区域赛

时间:2026年3月16日——4月16日。

(五)国赛通讯评审及会评

时间:2026年4月18日—5月10日。

(注:5月中旬将通过大赛官网公布入围总决赛名单)

(六)第十二届大赛总决赛及颁奖仪式

时间:2026年5月下旬。

地点:安徽财经大学。

二、参赛具体事项

(一)参赛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国外高校的学生,需依托国内高校报名和参赛。

(二)组队方式

大赛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有一位及以上研究生参与的团队属于研究生组。参赛团队由1—4名学生构成,其中一名为联系人(可以是第一作者,也可以是其他作者),全程负责系统填报等参赛事宜,中途不能更换。

(三)指导教师

作品由参赛团队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请0-2名指导教师进行学术指导。

(四)作品形式与赛道

大赛作品形式包括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和创新创业。其中,研究论文类须在系统提交时选择研究方法,包括①优化;②计量;③泛能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④碳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价;⑤其他。组委会将根据作品形式和研究方法确定最终赛道。

(五)作品所有权

参赛作品所有权归参赛团队所有,除特别说明外,大赛组委会及相关单位不拥有参赛作品所有权。

(六)限项规定

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与两项作品。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作品最多一项,担任作品联系人最多一项。

(七)禁止性规定

参赛作品禁止抄袭;禁止使用已公开发表过的专利、著作或论文(或进行改造后)参赛;禁止使用AI生成式作品。

禁止提交已被期刊录用的论文;禁止使用在全国性赛事中获奖或修改加工过的获奖作品参赛。

须遵守学术诚信原则,在比赛任一阶段或比赛后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大赛组委会有权撤销参赛资格、收回获奖证书并通报所在高校。

所有参赛学生须签署《能经大赛参赛承诺书》。

(八)匿名要求

为保证大赛公平性,所有提交作品在封皮和正文中不得出现学校及二级机构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资助机构等文档和图片信息。在比赛任一环节发现此类问题,相关作品取消获奖资格。

三、联系方式

大赛官网: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

大赛微信公众号:能源经济;泛能源大数据知识服务

大赛秘书处邮箱:nyjjds@126.com

校赛通知群:

赛事相关咨询及未竟事宜联系人:符活 15585167771

创新创业学院 商学院

2025年11月6日

上一条:贵州师范学院师德师风监督举报途径
下一条:我校学子在全国高等院校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贵州省选拔赛中喜获佳绩

【关闭】

总访问量:

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贵州师范学院
电话:0851-85817286  邮编:550018

技术支持:贵州航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详情

关于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报名的通知

创新创业学院 商学院 阅读:
发表于
2025-11-11

各学院:

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教育专委会指导、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执行、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等2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性赛事。2023年3月,大赛正式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大赛从2015年启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已经成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双碳”人才培养的重要赛事。

大赛面向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大赛采用校赛、区域(省)赛和全国赛三级赛制,逐级选拔,不能跨级参赛。欢迎各高校同学踊跃报名参赛。

大赛包括创意作品竞赛和绿色低碳经营实战赛道(简称“实战赛道”,请查询大赛官网的专门通知)。

现将创意作品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时间节点

(一)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1月16日

(二)报名系统 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

(注:能经大赛唯一报名渠道!)。报名系统为实名制注册;每个作品须在作者中确定一名固定联系人,报名后不得更换。系统将为每个作品自动编号。

(三)作品提交

提交全文时间:2026年2月23日—3月15日。

提交系统: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

(注:能经大赛作品唯一提交渠道,不接收邮箱或其他途径提交作品。)

(四)初审、校赛、区域赛

时间:2026年3月16日——4月16日。

(五)国赛通讯评审及会评

时间:2026年4月18日—5月10日。

(注:5月中旬将通过大赛官网公布入围总决赛名单)

(六)第十二届大赛总决赛及颁奖仪式

时间:2026年5月下旬。

地点:安徽财经大学。

二、参赛具体事项

(一)参赛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国外高校的学生,需依托国内高校报名和参赛。

(二)组队方式

大赛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有一位及以上研究生参与的团队属于研究生组。参赛团队由1—4名学生构成,其中一名为联系人(可以是第一作者,也可以是其他作者),全程负责系统填报等参赛事宜,中途不能更换。

(三)指导教师

作品由参赛团队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请0-2名指导教师进行学术指导。

(四)作品形式与赛道

大赛作品形式包括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和创新创业。其中,研究论文类须在系统提交时选择研究方法,包括①优化;②计量;③泛能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④碳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价;⑤其他。组委会将根据作品形式和研究方法确定最终赛道。

(五)作品所有权

参赛作品所有权归参赛团队所有,除特别说明外,大赛组委会及相关单位不拥有参赛作品所有权。

(六)限项规定

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与两项作品。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作品最多一项,担任作品联系人最多一项。

(七)禁止性规定

参赛作品禁止抄袭;禁止使用已公开发表过的专利、著作或论文(或进行改造后)参赛;禁止使用AI生成式作品。

禁止提交已被期刊录用的论文;禁止使用在全国性赛事中获奖或修改加工过的获奖作品参赛。

须遵守学术诚信原则,在比赛任一阶段或比赛后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大赛组委会有权撤销参赛资格、收回获奖证书并通报所在高校。

所有参赛学生须签署《能经大赛参赛承诺书》。

(八)匿名要求

为保证大赛公平性,所有提交作品在封皮和正文中不得出现学校及二级机构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资助机构等文档和图片信息。在比赛任一环节发现此类问题,相关作品取消获奖资格。

三、联系方式

大赛官网: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

大赛微信公众号:能源经济;泛能源大数据知识服务

大赛秘书处邮箱:nyjjds@126.com

校赛通知群:

赛事相关咨询及未竟事宜联系人:符活 15585167771

创新创业学院 商学院

202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