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专业介绍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岗位职责
    • 发展规划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师资培养
    • 教辅人员
    • 辅导员队伍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
    • 班级风采
    • 实习建设
    • 实践周
  • 党建思政
    • 规章制度
    • 党建新闻
    • 党员发展
  • 科学研究
    • 规章制度
    • 立项课题
    • 科研成果
    • 学术交流
  • 实验中心
    • 实验室概况
    • 规章制度
    • 实验条件
    • 实验教学
  • 学科建设
  • 学团工会
    • 学生会
    • 院团委
    • 院工会
    • 社团组织
  • 招生就业
  • 校友之窗
  • 资料下载
  •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实践周开展“共建理想村·乡村振兴实践”主题实践活动-----商学院2025秋季学期实践周活动系列报道

2025年10月29日 陈柔、马梦婷 点击:[]

10月23日,商学院实践周“共建理想村·乡村振兴实践”主题活动在红枫湖镇右二村与贵安新区栗木村举行。本次活动分别由益源生态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许红强与贵州省艺术科学学会乡建委员会副主任郭兵主持,商学院副院长谢坚与商学院40余名实践团成员共同参与。活动通过“理论分享+实地探访+调研实践”的形式,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乡村振兴新路径。

实践团首站抵达红枫湖镇右二村。许红强公益团队从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价值切入,系统讲述了生态技术在农业提质、资源循环中的应用,并聚焦“酵素制作”这一实践载体,详解其在土壤改良、农业废弃物处理中的实操方法。许红强以“零污染村庄建设”为核心,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酵素工坊、生态厕所、生态圈舍等。然后他通过讲座分享的形式,为同学们绘制了乡村生态项目运营的“认知蓝图”,提供了前瞻性的实践指导。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践行“生态共建”理念,同学们在午餐中不仅品尝到了农场自产的生态农产品,而且餐后亲自使用环保酵素而不是传统洗洁精清洗餐具。这让大家在体验中强化环保与责任意识,同时也让大家知道,要想打造美丽的零污染基地,就需要逐步打造一个从物质到精神,从入口到排放,从环境到心灵全方位的零污染村庄。

实践团下午转场栗木村调研。另一位嘉宾郭兵则聚焦乡建主题,结合栗木村的资源禀赋与发展诉求,介绍了“整村运营的乡村组织化共建”模式,也阐述了乡村文旅IP对村落价值的重要作用。此外,他还向大家总结了乡村发展的几个矛盾点,也让大家理解了乡村发展模型,以及乡村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的讲解在为学生搭建起乡村振兴的理论认知框架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商业策略在乡村振兴中的落地价值。在实践环节,郭兵和谢坚引导学生们实地参观了农庄,观察房屋改造等场景。郭兵特别提出农舍的再设计时运用绿植、颜色等较低成本进行乡村美化重要理念。郭兵的分享启迪了商学院学生的思考。“如何以商业智慧破解乡村发展痛点,搭建起商业理论与乡村建设实践的衔接桥梁是一个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2024级财务管理班学生龙籽樾这样说。

回顾此次“共建理想村·乡村振兴实践”主题活动,学生们既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也提升了社会调研与问题分析能力,真切懂得了“纸上谈兵不如躬行”。2023级经济学专业曹郁香认为:‘活动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具体的认知’。这些不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比单纯听课更有冲击力。真心希望学院以后能多组织这类实地学习活动,让我们有更多机会走出课堂、走进乡村,在真实的实践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发展中的各类议题。”

图文/陈柔、马梦婷  初审/谢坚  二审/张静  终审/黄丹

零污染村庄海报

参观酵素工坊

益源生态公益基金会会长许洪强讲话

学生在提问

栗木村乡村建设设计师郭兵介绍乡建理念

同学实地考察乡村旧居改造

上一条:万物生笙声”音乐讲座 奏响自然与民族之韵----商学院2025秋季学期实践周活动系列报道
下一条:商学院2024级举办摄影审美与技能提升讲座----商学院2025秋季学期实践周活动系列报道

【关闭】

总访问量:

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贵州师范学院
电话:0851-85817286  邮编:550018

技术支持:贵州航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详情

实践周开展“共建理想村·乡村振兴实践”主题实践活动-----商学院2025秋季学期实践周活动系列报道

陈柔、马梦婷 阅读:
发表于
2025-10-29

10月23日,商学院实践周“共建理想村·乡村振兴实践”主题活动在红枫湖镇右二村与贵安新区栗木村举行。本次活动分别由益源生态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许红强与贵州省艺术科学学会乡建委员会副主任郭兵主持,商学院副院长谢坚与商学院40余名实践团成员共同参与。活动通过“理论分享+实地探访+调研实践”的形式,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乡村振兴新路径。

实践团首站抵达红枫湖镇右二村。许红强公益团队从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价值切入,系统讲述了生态技术在农业提质、资源循环中的应用,并聚焦“酵素制作”这一实践载体,详解其在土壤改良、农业废弃物处理中的实操方法。许红强以“零污染村庄建设”为核心,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酵素工坊、生态厕所、生态圈舍等。然后他通过讲座分享的形式,为同学们绘制了乡村生态项目运营的“认知蓝图”,提供了前瞻性的实践指导。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践行“生态共建”理念,同学们在午餐中不仅品尝到了农场自产的生态农产品,而且餐后亲自使用环保酵素而不是传统洗洁精清洗餐具。这让大家在体验中强化环保与责任意识,同时也让大家知道,要想打造美丽的零污染基地,就需要逐步打造一个从物质到精神,从入口到排放,从环境到心灵全方位的零污染村庄。

实践团下午转场栗木村调研。另一位嘉宾郭兵则聚焦乡建主题,结合栗木村的资源禀赋与发展诉求,介绍了“整村运营的乡村组织化共建”模式,也阐述了乡村文旅IP对村落价值的重要作用。此外,他还向大家总结了乡村发展的几个矛盾点,也让大家理解了乡村发展模型,以及乡村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的讲解在为学生搭建起乡村振兴的理论认知框架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商业策略在乡村振兴中的落地价值。在实践环节,郭兵和谢坚引导学生们实地参观了农庄,观察房屋改造等场景。郭兵特别提出农舍的再设计时运用绿植、颜色等较低成本进行乡村美化重要理念。郭兵的分享启迪了商学院学生的思考。“如何以商业智慧破解乡村发展痛点,搭建起商业理论与乡村建设实践的衔接桥梁是一个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2024级财务管理班学生龙籽樾这样说。

回顾此次“共建理想村·乡村振兴实践”主题活动,学生们既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也提升了社会调研与问题分析能力,真切懂得了“纸上谈兵不如躬行”。2023级经济学专业曹郁香认为:‘活动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具体的认知’。这些不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比单纯听课更有冲击力。真心希望学院以后能多组织这类实地学习活动,让我们有更多机会走出课堂、走进乡村,在真实的实践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发展中的各类议题。”

图文/陈柔、马梦婷  初审/谢坚  二审/张静  终审/黄丹

零污染村庄海报

参观酵素工坊

益源生态公益基金会会长许洪强讲话

学生在提问

栗木村乡村建设设计师郭兵介绍乡建理念

同学实地考察乡村旧居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