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晨光初照。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青耘黔行”夏乡之队 10名师生满怀着对乡村的深情与期待,踏上前往黔西南州贞丰县花江村的旅程,开展“农村现代化服务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专项实践,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抵达花江村后,夏乡之队受到了贵州饱饱盒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半禾共作耕读社主理人陈晓龙的热烈欢迎。在随后举行的夏乡之队、半禾共作耕读社、花江村委会三方座谈会上,陈晓龙详细介绍了半禾共作耕读社的创办初衷及其对村里孩子的积极影响。驻村第一书记、贵州大学教师柴方君与花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正国分享了花江村的悠久历史与产业发展现状,为实践团提供了宝贵的乡村一手资料。
随后,在陈晓龙的带领下,夏乡之队一行前往花江大峡谷进行实地考察。雨后的峡谷,云雾缭绕,山峦叠嶂,美不胜收。站在观景台上,世界第一高桥 —— 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映入眼帘。队员们仰望群山,俯瞰峡谷,无不被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所震撼。而当他们踏上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花江铁索桥时,更是对这座横跨两岸悬崖峭壁、历经风雨百年屹立不倒的桥梁赞叹不已,深刻感受到了历代工匠的智慧与勇气。
首日行程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聚在一起,梳理了当天在农业发展、文化传承、旅游资源及桥梁历史等方面的调研收获。在接下来的5天里,“青耘黔行”夏乡之队将深入开展社会调研、推普实践、文化宣讲等一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探索花江村桥文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文/柯开振 图/程道磊 高艺尹 一审/谢坚 二审/张静 三审/黄丹
“青耘黔行”夏乡之队出发前合影
交流座谈会
远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村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
夏乡之队成员在花江铁索桥上合影